星辰点亮校园跑道,轻食窗口排起长队,运动场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近日,在“健康中国2030”与“体重管理年”行动的引领下,我省多所高校掀起了一场“可感知、能参与、有温度”的健康校园新风尚。通过“星光夜跑”“科学轻食”“减脂课”等行动,将健康管理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探索兼具科学性与青年特色的校园健康新路径。
吃出“轻盈”
从“高油高盐”到“轻食低脂”
走进绵阳师范学院兰香苑食堂,“轻食菜品”专区格外醒目。富含膳食纤维、高蛋白、维生素的30余种低热量菜品依次排列,8-16元阶梯定价的3款套餐满足不同需求,荞麦面、鸡胸肉、虾等单品日均销量突破600份。
“轻食食品少油少盐低脂,富含丰富的高纤维和谷类物质,现在比较受年轻人欢迎。学校饮食中心在组织师生座谈的时候,有人提出开设轻食窗口,食堂有必要满足这一部分人员的需求。”兰香苑一楼食堂经理胡友明介绍道。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开设了运动营养、营养学等课程。课程通过科学讲解营养搭配原则、减脂餐的制作原理及食材选择技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减脂饮食计划。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增设制作美味又健康的减脂餐实训课。“课上了、肥减了、美食吃了,这样的课我很喜欢!”正在上减脂餐制作课的教育与设计学院学生杨浩感慨道。
跑出“健康”
从“宅在宿舍”到“走向操场”
除了推出轻食减脂餐外,不少高校还通过“校园晨跑”“星光夜跑”等方式,助力学生从宿舍走向操场,进行体育锻炼,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运动氛围。
每周三、周日晚8点半,绵阳师范学院双校区田径场便变身“星光跑道”。由绵阳师范学院校团委发起的星光夜跑活动聚焦“强健学生体魄”目标,构建“科学运动+素质拓展”赋能体系:专业人员全程提供热身指导与安全防护,双校区联动保障常态化集体夜跑;创新设置低配速与自由跑双跑道,满足差异化运动需求。
夜跑中,学生们佩戴荧光手环,在“星光签名墙”上挥笔写下“征服5公里”“甩掉卡路里”等热血宣言。“过去跑步是孤独的坚持,现在成了全校联动的‘星空派对’。”大三学生孙梦瑶与同学共同踏上跑道,完成夜跑后,还在“星光拱门”前兑换了暖心礼品。据悉,绵阳师范学院校团委通过打造“三走”主题活动,使“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成为校园新风尚。
为了鼓励学生参与跑步运动,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了晨跑早餐补贴计划。学生完成晨跑打卡,可通过“易班” APP领取3元早餐券,连续21天打卡者升级为“晨跑 VIP”,可享受蛋白质加餐、免费体测等服务。同时,学校还创新打造碎片化训练微课堂,在午餐时段,食堂电视轮播“3分钟碎片化训练”“5分钟肩颈放松操”;在教室走廊张贴“课间运动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获取针对久坐人群的拉伸教学视频。通过一系列场景化干预,该校学生规律运动率提升41%,深夜高热量饮食率下降28%。
减脂课被“秒抢”
从“‘三高’凸显”到“科学减重”
“同学们!呼气、肩膀放松、下侧腿伸直、脚尖蹬地、上腿抬起与髋关节同高……”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健身房里,100余名学生一起练瑜伽。“以前学习瑜伽,要么要交昂贵的费用到校外健身机构,要么一个人练不能持之以恒。现在,大家在学校一起练瑜伽,既免费塑形,又有同学陪伴减肥,一举两得,真的太好了!”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胡琳琳开心地说。
以前,下了课或放了学,一些学生要么窝在寝室打游戏,要么处于“躺平”状态,导致肥胖程度越来越严重,“三高”问题在校园逐渐凸显。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针对大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体重管理与改善需求,通过开设跆拳道、普拉提、瑜伽、有氧运动等减脂公选课程帮助学生科学减重,拥抱健康生活。

据学校体育工作部部长陈雪倩介绍,这些课程结合了高强度有氧运动与趣味性,既能有效燃烧脂肪,又提升了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例如,跆拳道课程以其独特的踢腿动作和快速移动,成为众多学生减脂塑形的首选;健身课程则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动感的舞姿,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达到减脂效果。
“每门课程32课时、历时一学期,每课配备体育健身指导教师授课,他们当中不乏现代五项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和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公共营养师,我们的老师和课程都非常受欢迎,公选课一放出来,秒被抢完。”陈雪倩说。
以体育人
从“健康管理”到“校园文化”
高校的健康行动不是“一时热潮”,不少学校正推动健康管理从“周期性活动”升华为“可持续文化”,让运动基因融入青年成长血脉,培养拥有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绵阳师范学院将健康管理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开设“卡路里与健康:教你如何科学减脂”“运动营养学”等特色课程,并与三甲医院携手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公益健康讲座。校团委书记马啸表示:“我们要让健康意识成为学生的终生财富。”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打造“课程—科技—文化”三维赋能体系,将体重管理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体育育人工作室负责人刘权表示,学校将跑步与思政教育结合,在奔跑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校内打造“‘四史’教育跑道”“校史微纪录片”“名人纪录片”等活动,学生每完成5公里跑步,就解锁一个历史事件纪录片,获得“运动健康积分”,积分可以到超市或“易班”兑换礼品,同时积分可用于参选“年跑冠军”“健康形象大使”等。将跑步与学科进行融合,让运动成为跨学科实践平台。开发“运动经济学模拟系统”,学生输入跑步里程、体脂变化等数据,系统自动生成“健康投资回报率”报告;开发“跑步语音课”,学生在跑步中收听四六级听力训练、专业核心知识语音课等。学校正加速建设“大学生健康素养实训中心”,推动“体育育人”向“生命教育”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