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彬)近年来,甘孜州健全教育教学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广大从教和辅教人员的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建强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建立教师礼遇制度,按照“州管州、县(市)管县(市)”的原则落实从教30年一线教师退休奖励金,鼓励县(市)适度提高奖励标准。按照财政定额注资不低于1000万元/年和多元筹集500万元/年的标准建立甘孜州教育事业基金,用于教学质量奖发放以及校(园)长、班主任等岗位绩效和贫困学生、优秀学生资助。县(市)按照不低于150万元/年标准建立教育事业基金。教师目标管理奖严格执行二次分配制度,严防“干多干少一个样”。州级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资金20万元/年,不断提升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着力补齐职教短板。
切实强化教研引领作用。健全学前和小学以县(市)为主,初高中(含中职)州统筹的教研体系,按照州100万元/年、县(市)40万元/年的标准落实教研经费。配齐县(市)教研机构小学语文、数学、艺体学科和学前教研员。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机制,每位教研员联系2所薄弱学校,每学年深入定点联系学校蹲点不少于10天,开展公开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听评课不少于30节、参与校本教研不少于10次,3年内培养联系学校骨干教师不少于2名。
关心关爱教辅岗位人员。按照不低于2500元/人/月的标准兑现“一村一幼”学前辅导员实领工资,鼓励县(市)建立辅导员绩效补助制度。县(市)可对符合招考条件的辅导员拿出一定的名额,通过公开考试招聘为幼儿园教师。按照不低于2000元/人/月的标准兑现后勤“三员”基本工资。建立“一村一幼”学前辅导员、后勤“三员”队伍工资动态增长机制,县(市)综合考虑工作年限、地域条件等因素,制定劳务报酬结构标准,合理设定报酬差异。以县(市)为主落实“一村一幼”学前辅导员、后勤“三员”体检费用。通过各项举措关心关爱教辅岗位人员,让广大教辅人员安心从事教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