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63期(总第407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向前走”
——从“对话任正非”想到的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小学 徐吉志
《教育导报》2025年第63期(总第4078期) 导报三版

6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一文。当被记者问及“遇到很多困难,心里怎么想”时,任正非说:“没有想过,想也没有用。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不仅展现出直面困境的果敢与豁达,更蕴含着深刻的工作智慧与人生哲理。

“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案例:一些教师遇到教学难题时,习惯性退缩,不主动寻求解决办法,抱怨教材难教或学生基础差;有些班主任面对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推诿责任,不愿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有些教师遇到职业发展瓶颈时,不积极参加培训或自我提升,而是消极等待机会;有些教师面对工作压力,焦虑发愁,缺乏应对压力的策略,甚至产生逃避工作的想法。这些情况反映出部分教师在面对困难时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因此,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求解决之道,对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看,这是缺乏正确职业认知的体现。这些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将教师职业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当遇到困难时,这种缺乏内在动力的职业态度就会导致他们选择退缩和逃避。同时,存在畏难心理。面对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一些教师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担心尝试新的方法会失败,害怕承担失败的后果,从而选择维持现状,不敢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支持体系也是重要原因。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教学成绩,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创新、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努力和付出。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全面、客观的认可,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学校在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提供等方面也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教师在面对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支持和帮助。

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浮躁之风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定冲击。一些教师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荣誉,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和使命。他们在工作中关注短期的成绩和回报,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长期存在的教育难题。此外,社会对教育的高期望和高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部分教师在面对困难时产生消极情绪。

“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实践哲学。从现象学视角看,教师的教育意义并非预设的教条,而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与课程的对话、与自我的博弈中逐渐生成。当教师放下“等靠要”想法,以行动直面问题时,便开启了教育意义的建构过程。这种行动不仅是对困难的直接回应,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回归。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摒弃犹豫与观望,以果断的行动开启工作的新篇章。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师面对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常心生忧虑,害怕决策失误,害怕承担责任,于是在犹豫不决中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容不得过多迟疑,学生的成长不等人,学校的发展也不等人。无论是组织一场教学活动,还是推进一项课程改革,只有勇敢迈出第一步,在实践中去探索、去调整,才能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当我们计划开展一项新的学生社团活动时,如果一直纠结于活动方案是否完美无缺、人员安排是否合理妥当、可能出现的困难该如何应对等问题,而迟迟不付诸行动,不仅会让学生的期待落空,也会使校园文化建设进度滞后。要果断行动,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社团活动逐渐成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成长平台,让学生的创造力与活力得以充分释放。

二是直面困难,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担当。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无论是干部还是教师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从处理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到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从完成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到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挑战。面对这些困难,若选择退缩、逃避,不仅无法完成工作任务,还会损害自身的威信和学校的整体利益。唯有以“干就完了”的无畏精神,主动迎接挑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才能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困难时,教师若一味地埋怨这些问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选择放弃,那就只能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干就完了”的精神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不仅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还会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是脚踏实地,锤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耕耘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成果往往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每一项工作。例如,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一堂课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班级管理中,要关注班级的每个细节,从班级环境的布置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从班级活动的组织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管理。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四是避免盲目蛮干,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地“干”。教育工作复杂多样,涉及学生、家长、同事等方面的关系,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能靠蛮力,而要善于运用智慧和技巧。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惩罚,教师要深入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在学校工作中,教师也要与其他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层等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唯有巧干,才能干出高效与优质。

“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向前走”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行动哲学。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退缩和逃避,而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迎接。学校也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支持体系,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社会各界要给予教师更多理解和支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只有教师、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践行“干就完了”的实干精神,才能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