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65期(总第408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开江县:“五育并举”绘就心育画卷
《教育导报》2025年第65期(总第4080期) 导报一版

清晨的开江县实验小学操场上,学生们踏着韵律操节拍舒展肢体,该韵律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编排;教学楼里传来《破茧:法律之光暖成长》情景剧的排练声——这所百年老校正以“五育融合”的方式,为学生的心灵成长铺设阶梯。

近年来,开江县教育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支点,构建“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的育人体系,让师生在“五育”滋养中寻得成长的光。

“邱树勋老校长在战火中坚持办学的故事,教会我们什么是坚韧。”永兴小学五年级学生杨烁在红色研学笔记中写道。开江县将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心育教材”,在烈士陵园开设“心灵对话”课堂,学生通过情景剧演绎先烈故事,以红色演讲记录感悟。

重要节日成为德育润心的“活载体”。清明时节,中学生在墓碑前诵读祭文;冬至时分,小学生跟着食堂阿姨学习包汤圆。在“学雷锋”活动中,实验小学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故事被改编为校园广播剧,带动全校成立23个“敬老互助小队”。

“考试焦虑就像被拧紧的水龙头,我们要学会松开关。”在“心湖课堂”的高考考前团辅活动中,开江中学心理教师伍本本用呼啦圈演示情绪调节技巧。开江县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智慧矩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实现全县学校全覆盖。

图书馆变身心灵“充电站”。在“书香达州·悦读四季”朗诵活动中,复兴小学学生陈林锋通过朗诵作品《红铁》领悟心理韧性真谛:“面对困难要像红铁淬火般越炼越坚。”全县每年超2万名学生参与主题阅读创作,那些藏在文字里的心声,成为心理教师开展个辅的“隐形线索”。

去年校园足球赛上,普安中学一名队员因点球失误落泪,教练并未责备,而是带领全队围坐一起开展“情绪交流”:“失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场特殊的赛后谈心,让学生们在集体对话中学会正视挫折。如今,在开江县各校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中,运动已成为公认的情绪“释放阀”。

“这幅瓦雕作品里,密集的线条代表我考前的焦虑。”“耍火龙的团队协作让我们忘记了紧张。”……开江县一些学校还将瓦雕、剪纸、耍火龙等非遗项目融入心理疗愈,通过“非遗+心理”课程让学生在传统技艺中表达情绪、释放压力。

在任市镇“稻田+”水稻基地,任市初中的学生们踩着泥水插秧,学生易广森在“情绪树洞”日记本中写道:“原以为劳动只是吃苦,没想到拔草时连中考压力都被拔掉了。”开江县打造的农耕实践基地里,“稻田艺术疗愈”课程让学生用稻穗拼出心情图案。

暮色中的开江中学,学生们在琢玉农庄采摘蔬菜的欢笑声与羽毛球场上的跃动身影交织,几名女生围坐分享非遗剪纸作品——这幅由“五育融合”勾勒的成长画卷,让每个孩子在多元实践中滋养心灵。

(谭峰 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