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43期(总第405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温江实验学校
学生动起来 笑声多起来
■本报记者 葛仁鑫
《教育导报》2025年第43期(总第4058期) 导报二版

下午4点20分,下课铃声响起,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温江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很快就来到操场上,进入每天专属的运动时段。“旋风跑”、滚铁环、跳绳……操场上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温江实验学校在原有的每天一节体育课、上午半小时大课间的基础上,每天增设下午半小时的大锻炼时间,深受学生欢迎。

近日,最受该校初中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是“旋风跑”,学生10人一组,手握长杆以“ S”型路线前进。“一开始,大家协调不好,常常闹笑话。”七年级2班学生张可馨说,跑内圈和外圈的同学速度不一,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快速前进,“随着不断练习,大家变得更默契了,跑着笑着,感觉身心都特别放松。”

“上午的大课间以体能训练为主,下午的大锻炼则趣味性更多。”该校体艺卫教研室主任李佳佳介绍,这学期开学以来,大锻炼时段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重点:3月,围绕跳绳有各类游戏和比赛;4月则聚焦传统游戏项目,师生一起滚铁环,在欢声笑语中运动起来。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温江实验学校是一所去年9月投用的新学校,目前只有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在学校发展的起点,我们就明确了培养目标,其中排首位的就是身心健康。”校长罗兴兵谈到,身体的健康直接影响着心理的健康,为了让学生通过运动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在今年春季进一步完善了阳光体育活动方案,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创造动态的运动场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室外,这学期新设置了跳格子、“萝卜蹲”、丢沙包等游戏区,学生在课间的运动热情更高,活动也更加有序。此外,学校针对小学段,利用每周三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体育特色专项锻炼,各班级打乱建制,轮流体验足球、篮球、啦啦操等6个项目。

“同学们可以试错,对不同的项目都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社团,接受进阶的训练。”该校体育教师罗惠文说,希望学生在具备基本体育素养的基础上,拥有能陪伴一生的体育爱好。谈起体育活动带来的变化,她欣喜地说:“能够直观感受到,这学期校园里的欢声笑语更多了。”

如今,该校学生每天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远超2小时。罗兴兵常和老师们谈起:要思考学生长大以后,还有哪些在小学学到的内容能发挥作用?他认为,无论是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前提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学校将继续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完善阳光体育课程体系,丰富体育活动形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态。”